这些是6月份偶遇的一些句子,读到这些句子时,只觉得唇齿间满是余韵,我把它们搬运了过来,可惜忘了记录来源与出处了。这是第一次整理文摘,以后还可以写点读书笔记啥的,以后一定要记上出处!
思想与文学
好的诗句应当是“内容众所周知,表达空前绝后”。
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含义。
诗歌也好,文学也罢,它们作为一种以文字传递信息的载体,本身的特性是表达的效率高,解读的效率低,是一种很好“输出”自己想法的方式,却不是一种很好“接受”和“理解”信息的方式。
一个人的天赋和毅力愈加薄弱,才会愈加强调「工具」和「灵感」的重要性。在文学创作或更广义的创造中,「天赋」、「毅力」,再加上「自我意识」(或可称为「表达欲」)才是最重要的。工具和灵感都只能辅助最终结果的产出,而真正驱动一部杰作诞生的,是强大的表达欲。表达欲才是终极的利器。
任何一个哪怕有一刻真正被文学艺术打动过的人,都知道:艺术的魅力在于准确而锋利地击中了你的某个人性层面,激活了你隐秘的欢乐或者痛楚,让你在对象化的自我照见中卸下了某种心理包袱,感受到被陪伴和拥抱的温暖——而绝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趣味提升了你所谓“有文化修养”的精英意识。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脑袋也就成了别人思想的游戏场。当这些东西终于撤离了以后,留下来的又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一有空闲时间就挖掘别人的文字对精神思想的摧残甚至超过了持续的手工劳作,因为在从事手工操作时,我们还可以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之中。正如弹簧持续受到重压会失去弹性,我们的头脑也会由于别人思想的持续侵入而失去弹性。
读书是为了「见己之小」而不是「见己之大」,是为了从中知晓东西,而不是读完以后更加自我感觉良好。这和「回声效应」类似,我们在摄取信息时太容易选择自己认可的,它的问题是:如果这些信息是没问题的,那么你已经知道了,再巩固也没有多少益处;而如果这些信息有偏见的成分,那继续选择这些信息就是在加深偏见了。
不以己悲
我想知道的是,我们是否真的能够互相懂得。不是包容,不是照看,也不是原谅或宠爱,而是懂得,像解一道数学题那样,经过曲折和明暗,明白一个人的内心。
不要在相爱时找不爱的细节,也别在分开后回忆相爱的点滴。彼此对接下来的生活都不要干涉、评论与猜忌了,断联其实也是一种保护与尊重。最美的那些时刻,吃过的小店,溜过的马路,走过的树荫,默默记住就好了。
我们都想找到对的人,却很难试着成为对的人。
言语犹如微小剂量的砷,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作用。
新鲜感是一次性消耗的吸引力,热情与欲望被点燃过后,就受了潮。
多读书,多认识一些可爱而有趣的人,不要把自己的圈子局限在某个人身上。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变得温柔和大度,无论别人如何变,你都要保持善意,坚定自我。
享受生活
她想享受到所谓的人生——音乐、诗歌、热情、战争和世界的大动脉里一切的搏动和跳跃。
当我慢慢变老后,唯一值得我回味和自豪的年轻时光:大家一起看外面的世界向往自由;一起揭穿谎言发现真相;一起追寻公平正义,并且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意义的交谈,无拘束的笑声,舒适松弛的休闲,生活本该是这样。
除了此刻展开的一切,生命中什么都没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段时光,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隐约可闻。